在海拔1112米的俺窟沱山上
藏著一處遠古經典
文殊寺
巍巍青山藏古寺
悠悠白云話滄桑
山中云蒸霞蔚
山石層疊處不時有瀑布涌現
寺廟隱于青山綠樹之間
形成了一幅禪靜清幽的山水畫卷
▲靜聽寺院鐘鼓聲
文殊寺位于河南省魯山縣城西部20公里的四棵樹鄉平溝村,又名俺窟沱寺。
原本是遠古的祭壇,后歷經滄桑,幾經更名,多次修繕,才成為今天譽冠中原的名寺。據寺內現存的兩塊石刻碑記載,該寺于元·至正四年(公元1344年)大修,迄今已600多年。歲月遙深,千年古剎至今保持著那份從容、幽靜。
▲金光寶剎
唐代為文殊寺的鼎盛時期,每日晨鐘暮鼓,寺僧禮佛悟道,殿宇輝煌,一派繁華。
深山孕育靈氣,高人無不探尋。大禹、元德秀、范仲淹、梅堯臣等名家,都沐浴過魯山文殊寺的佛光靈氣。
2008年至今,文殊寺復建了梵宇殿堂,又陸續復建了文殊書院、藏經殿、讀經閣等。文殊殿后面的大雄寶殿正在原址恢復重建。普賢峰上的文峰塔和鐘樓,云垛山上的鼓樓,俺窟沱山上的法身古佛殿等也正在恢復籌建。
▲靜聽經聲繞梵宇
▲銀杏封宇
千年古銀杏樹
如今,當年的銀杏樹已參天,成為文殊寺內最美的景致。金秋十月是賞銀杏樹的最佳時節,隨著風從山谷吹來,銀杏樹搖落一地金黃。漫步寺院,猶如踏入一個金色夢鄉,從現世穿梭回大唐。
這些古銀杏樹之中的五棵造型獨特,被李世民加封為“銀杏之王”。它們前三后二排列,人稱夫妻樹,低者為雌,樹圍5米,高35米;粗者為雄,樹圍6.9米,高43米。
▲秋山黃 銀杏濃
▲菩薩接引
▲霧鎖文殊寺
自駕車旅游攻略
交 通
高速路線:
鄭州——鄭堯高速——下湯站出口——四棵樹鄉平溝村——文殊寺景區
國道路線:
311國道——魯山縣城——四棵樹鄉平溝村——文殊寺景區
美 食
寺內的齋飯、寺外的農家樂都十分干凈。齋飯有糊湯面、蒸米炒青菜豆腐、燜面、撈面等。農家樂能吃到散養的柴雞,純天然的玉米糝、山野菜等。
住 宿
平溝村農家樂賓館距文殊寺3千米,張溝許家大院距文殊寺10千米。
來源于:美麗魯山